拓荒北国 青春无悔

——“北大荒七君子”的故事

期次:第881期    作者:吴扬 赵烨烨   查看:44

    编者按:9月27日晚,由南京农业大学原创的话剧《北大荒七君子》在前线大剧院上映。该剧讲述了1957年,为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的34名毕业生主动请缨,要求到北大荒拓荒,最终7人获选奔赴东北,用所学的农业知识拓荒北大荒的真人真事。该剧演员全部为南京农业大学在校学生。本期校报特别策划回顾“北大荒七君子”的真实故事,带领大家一起回到60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千里冰封的北国,茫茫无垠的荒原。他们,深知新中国地少人多,粮食紧缺,许许多多百姓还在忍饥挨饿。在大学毕业之际,他们立志拓荒北大荒,办农场、种荒地、创建国家商品粮基地……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披荆斩棘,历尽艰辛,艰苦创业,舍小家为大家,用毕生的心血为开拓北大荒的宏伟事业而奋斗。今天让我们带上敬仰之心,翻开历史的记忆,跟随“北大荒七君子”的脚步,重温那段振奋人心的拓荒之旅。

                                                           将垦荒作为第一志愿
     吕士恒正是拓荒支队的一员。解放后,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胸怀报效祖国、服务农民的崇高理想。在高中毕业之际,他毅然选择了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
     “我的选择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她说,‘你是农民的儿子,去学习农业科学,学成后去为改变农村贫穷面貌努力工作,这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农民的希望。’”在母亲的鼓励下,他更加坚定了报考农学院的信心。他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实习期间,他从不抱怨环境艰苦,而是倍加珍惜各种锻炼的机会。“我特别喜欢参加实习,对农村的艰苦环境已很习惯,参加农活是我的强项,风吹日晒,下水田干活都不在话下!”吕士恒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拓荒之行中,他将大学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1957年,吕士恒即将大学毕业。“听到国家要开发北大荒的消息,我们就商量都要去,学校没有名额,我们只好写信给高教部。”就这样,34个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递交了前往北大荒开荒的申请书,他们决心用自己所学为国家的建设尽上一份力。
     “我们的决心是:服从祖国的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同学们毅然选择了将垦荒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一个班34个签名申请的,国家最后只批准了我们7个名额。”最终,吕士恒、胡家騄、汪炎炳、吴枫、官英堤、程全生、刘庠等在内的七人拓荒队伍成立了。他们虽然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但却怀抱着同样的信念:拓荒北大荒、办农场、开荒种地。同年九月,他们在亲人、老师和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中道别母校,离开南京,踏上了前往北大荒的征程。

                                                           在“北大荒”书写无悔青春
     北大荒的“荒”历史上闻名,满清时的部队曾去过,日本人也曾经去过,但都站不住脚退出来了,环境太艰苦。
     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队伍终于到达密山县铁道兵农垦局驻地。“红枫像茶花一样开遍延绵的山岗,绿柳繁茂的枝条在河面上荡漾。”吕士恒笔下的北国风光,没有江南的柔美婀娜,更多的却是一种豪放的从容。
     在分配工作时,他们放弃了组织安排的岗位,纷纷投入到开荒建设的第一线。“零下四十度,我们住帐篷里头捡了柴火烧,把帐篷烧得很热再睡觉,到深夜地就化冻了,我们鞋子踩在泥地里,早上醒来以后,鞋子冻得拔不起来了,哈气哈得被子都冻了,跟木板一样……蚊子都跟下雨一般,前面熊狼当道,必须拿枪,全是沼泽地啊,到腰深,要把人用绳子拽出来……没有路啊,第一条路就是我们用脚踩出来的。”回忆起初到北大荒的情景,吕士恒依然历历在目。
     “四分场有十万亩荒原,内有山林、河流、草原、湿地,科学规划利用、开发设计都是大难题,对于我们这些初出校门的学生来说,任务艰巨,压力沉重,一时不知所措。”吕士恒说,这正是他们初到农场所面临的一大难关。大伙齐心协力、踏查荒原、火烧垦荒地、播种粮食……在地形勘探中,他们查清了每个区内的地形、地貌、植被、可垦地面积及自然资源;对荒原上的树林、草原、湿地、水线、溪流逐项丈量、记载,对各个区的土壤挖坑测土层、查结构并取样带回农场。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每一片土地,用心记录着每一个数据。
     1958年是农场大面积开荒、播种的头一年,过完元旦假期,农业科便开始忙碌起来。大家一起制定了农业生产计划和农业技术措施,将小麦、大豆种植比例、品种落实到各分场和生产队。不到一年,农场就已经建起了砖瓦厂、制材厂,并盖起了砖瓦房。
     “当我在晒场看到轮式拖拉机拉着满载小麦的拖斗开进晒场,哗哗地卸下丰收的小麦时,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收获的喜悦洋溢心间。” 吕士恒笑着告诉记者。
     这亘古辽阔的北大荒终于产出了小麦,是他们用双手一点点给北大荒涂上鲜艳的色彩,是他们在这片枯槁的土地上开发出生命的希望。
     赶在年前完成了上交粮食任务,农场上下满怀信心展开新一年的备耕工作。为提高粮豆单产,要推行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面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吕士恒同大家一起想办法,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终于,这一年,农业生产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平均亩产高于去年,总产量翻了一番,上交粮食超过万吨。“蚊伴虻侣长相守,日晒雨淋只等闲,历经艰辛何足惜,只为北国夺丰年。”正是吕士恒那个年代北大荒开荒人最真实的写照。
     第三年,农村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单产、总产的指标持续提高。而大家没料到的是这一年竟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开头之年。农场为了顾大局,为国家分担困难,决定自己勒紧腰带,尽量向国家多交粮,支援全国。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饿出了病,却仍然坚持着,坚决执行农场党委的号召,将省下的粮食上交国家,支援灾区人民。
     风吹麦浪,十里金黄。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即使是在那最为艰苦的三年中,生产队的产量也并没有因为客观的环境而产生较大的起伏,反而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获得了难得的丰收。
                                                               麦田里的守望者
    十年的文革动荡,吕士恒等纷纷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期待中,新的春天又一次来到他们身边。1976年,重回农场的他们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投身于农场建设中的他们竟没有因为长时间的离开而感到生疏,反而是驾轻就熟,如释重负。
     多年的理想坚持,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了独属于自己的一番成就。汪炎炳创造了农场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胡家騄在黑龙江建立了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程全生将自己所在的七星农场一分场建成先进分场;官英堤创建多项小麦生产关键技术……1979年,他们的先进事迹受到了《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他们的名字从此响彻大江南北,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开发北大荒的决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北大荒已建成北大仓,成为了年产四百亿斤粮食的祖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他们将自己的毕生汗水洒在了这片黑土地上,种下小小的种子,收获无尽的希望。
     2012年10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110周年华诞。当年南京农学院农学系,那34人的班级,只有7个人来到庆典现场。而当年的“七君子”中的几位老人也已无法经受长途奔波,只有吕士恒、胡家騄、刘庠3人到场。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如今已两鬓斑白,但聊起当年,我们仿佛又从老人们的坚毅目光中看到了他们当年的无悔青春。
     “我们同学有当科学院院士的,有当农业大学校长的,都是很有贡献的,但是我们觉得分工不同,农学院学生不能光当教授,还有搞生产的,所以我们并不逊色……”如今的老先生们都已安享晚年,但他们的子女们还留在北大荒继续奋斗。

    回忆起当年的选择,吕士恒坚定地说:“深感荣幸,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