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出来的创新

——记我校校友赵维的创业历程

期次:第884期    作者:王润 许天颖   查看:118

    赵维  南京农业大学校友,土管学院(现公共管理学院)1998届毕业生。


    建一座房子或者一栋楼,地基打好后,梁、板、柱、墙等建筑构件在流水线上生产好,然后施工现场搭“积木”,拼合成建筑,就像小时候玩积木拼装房子一样。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酷?这就是预制装配式住宅,在欧美以及日本相对普及,而在国内,也只有北京等发达地区开始探索这种建筑模式。


    而在无锡市,江苏标榜装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注意到这种全新的建筑模式。这家公司的掌舵人赵维已经开始考虑将自己的装修材料与这种建筑模式结合,出厂即可得到“装修好的”部件。


无心插柳“撞”上大客户 

    2006年底,刚刚成立一年的公司在行业里还是显得“捉襟见肘”。在经历了一年的忙碌奔波之后,赵维怎么也不会想到上天将给自己送来一份“大礼”。


    一位台湾设计师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赵维,说萧山机场附近有一个加油站想要装修,当时对方提的要求是想与普通加油站暗淡的装修风格区别开,来点不一样的感觉。


    看似一单小生意,赵维却一如既往地用心,仔细思考后,推荐了一款当时国内还很少被提及的高光材料。没过多久,便接到了来自台湾设计师的电话,询问能否把材料的样板送过去,越快越好。


    虽然提出了设想,但这种材料在国内尚未普及,短期内要“赶”出样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常的工期至少需要三周。


    赵维“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各部门通力配合,全力以赴,从联系厂家、拿到材料,到打样、生产,再运到目的地安装好,仅用了两周时间。


    对方一眼就“相中”,并提出了合作意愿。如此一拍即合,赵维自己也没想到。


    惊喜还在后面,设计师背后的需求方竟然是国内石油行业巨头中石化。自家的装饰材料成为了中石化旗下加油站的三大供应商之一,合作关系延伸至今。


    这单生意不仅打开了赵维的销售思路,也打开了标榜的市场。标榜擅长加工的铝塑复合板,原本主要用作建筑外墙、幕墙,事后正式转向了连锁行业的店面门头和各类标识。


    如今,在这一细分领域,标榜已经做到了国内第一的位置,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以及杭州的G20峰会等大型展会上,指引你的标识也都是标榜新材。


一块“三明治” 夹出一片新市场 

    在赵维看来,实现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其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于材料行业来说,目前新材料的应用存在限制,而工业设计领域却充满了无限可能,将材料与设计结合,打造符合人居环境的最佳产品,是实现创新的另一种途径。


    材料影响着建筑的肌理、质感,营造着室内的空间生态,它既是隔离自然的屏障,又是联结人与自然的媒材,适宜的材料应用使建筑空间好似“活体”。但是商业行为在关注效果的同时,成本是最需要控制的,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就是工业设计的创新。


    2010年,天津一家李宁门店在做装饰的时候,提出了想要一种逼真的竹纹装饰效果,营造一种自然的氛围。当时市场上有3M公司生产的装饰膜可以满足效果需要,但是贴膜的工艺要求较高,尤其是大面积装饰的时候,稍不留神就可能留下气泡,因此人工成本高。


    能不能为需求者提供更简便的装修方式,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是不是可以给商户提供已经贴上装饰膜的材料?


    “膜”+“板”这一看似“简单粗暴”、三明治式的想法,却开辟了一个新的品类——覆膜金属复合板这一全新的材料。从外观上看,这一全新的材料外观上比传统的铝塑板“活泛”“轻盈”,竹纹、木纹、海洋纹,让人耳目一新;成本上与木材市场上的复合板相当,但防火、防潮性都更胜一筹。


    为了大批量投入生产,赵维从国外进口了一台贴膜的设备,将金属复合板基层处理后与进口环保装饰膜热压复合,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


    覆膜金属复合板之所以受到市场追捧,还因为绿色环保,据标榜公司标榜研究院院长韦可军介绍,该复合板在安装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胶水,甲醛释放量测试结果为零,达到E0级国际健康标准,即低于0.5mg/L。


 “需求之土”萌生“创新之树” 

    问起标榜能够数次问鼎行业的“诀窍”,赵维给出的答案是,创新没有穷期,在竞争激烈的装修市场,我们要从满足需求到“引领”需求。


    每年的冬春换季节点,深圳港大医院的走廊里都塞满了病人,人来人往,异常嘈杂。医院询问业务公司能否想办法,降低这种噪声。


    赵维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个需求点,欧洲、韩日等国机场、办公大楼、公共空间等,早已把噪声控制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国内还是属于建筑设计推荐指标,市场潜力巨大。“可能大家平时不是很关注这些细节问题,我们就是通过我们的产品,来释放这部分的需求。”韦可军告诉记者。


    2014年,公司和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共同研发的超微孔金属吸声板面世,凭借微穿孔技术,装饰了该材料的房间混响时间均低于0.5秒,而普通的装饰材料混响时间超过1秒。


    在一间十平米不到的体验馆里,记者切身体验了这场关于“声音”的实验。在采用一般材料装修的房间里,可以明显感受到较大的回声,说话者、倾听者都很费力,而在另一间装了某种新材料的房间里,却完全音质清朗、交流轻松,令人舒服。


    体验馆再往前走,两间高端实验室映入眼帘,这是标榜与高校合作建立的研究生工作站。在这间实验室里,来自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将到公司的实验室里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与测试,争取第一时间将技术应用在产品之上。


    在实验室旁边的墙上,一棵“创新树”引人注目,它记载着标榜新材的创新成果——发明专利17个,实用新型专利73个,外观专利8个。而在每一个创新的绿色枝条上,都清晰地记录着为枝条浇灌“发芽”的专利人姓名。赵维说,我们需要对创新给予足够的尊重,只有这样,创新树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生根、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