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子眼中的南农70年

期次:第917期    作者:校报记者团 龙琦 王乙涵   查看:121



  相信在国庆期间,很多人都在为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喝彩!它的篇章故事,凭借平实的叙事内容去感染每一位观影者,去唤醒每一个人的共同记忆。
  作为南农大二的一名学生,我就在想:南农陪祖国经历过每一个时代轨迹,在祖国70载悠悠岁月中,也有着独特的南农记忆。为此,我在档案馆沉思、在校友馆穿梭,拂去历史的尘埃,寻访南农的故事。
出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60多年前,正处于我国基建时期:家国初立,百废俱兴,南农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不言自明!
  1953年的春天,当抽调援疆名单从高等教育部下达南京农学院时,被国家选中的王彬生正在向学员们展示自己的棉花选育品种。早在抗战时期就有“科技救国”情怀的他,得知自己被抽调选中,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王彬生深感:新疆幅员辽阔、具有发展资源与条件、加之政策支持,可谓地大物博,正应其时,棉花培育,大有可为!
  援疆之路,困难不单来自边疆。“艰苦恶劣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不能使我退缩一分,只是,放不下家中父老的牵挂。”铁汉柔情,在家与国的抉择中一展无遗。原来,王彬生身为长子,弟妹们又全都参军,家中上有年迈双亲要侍奉,下有不满6岁的幼子要抚育。
  家国大义面前,他不容有儿女情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同事的挽留,亲友的劝阻,丝毫都不能撼动他援疆建设的勇气与决心。王彬生耐心说服并安顿好耄耋双亲,携着妻子和幼儿,来到了人地生疏的北疆,踏上了援疆建设的漫漫征途。
  来到新疆后,王彬生被安排在八一农学院任教,同时兼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农艺师。“当时的新疆,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科技、教育与交通,都在建设伊始。”王彬生感叹之余,却力排众难,尽职尽责:除了为在校学生讲授土壤耕作学等课程,还深入农场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指导棉花试验与栽培。他还利用寒暑假,为兵团与自治区举办了农业技术培训班。大漠孤北,时节在高达40℃的盛夏和零下30℃左右的凛冬中交替,汽车在道路坎坷、尘土飞扬的戈壁滩上奔驰。在数据收集与人才培养方面,王彬生可谓不遗余力。
  1957年的春初,乍暖还寒时的夜晚静谧,吕士恒却心潮澎湃难以平复,他正伏案给教育部门写信,恳请支持自己前往“北大荒”垦荒。在申请书中,他写下:“我们的决心是:服从祖国的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那里,冬有严寒,地区荒僻、人烟稀少,住帐篷、吃粗粮……我们在思想上已做好准备,正像很多同学说的那样,到边疆去成家立业,在边疆干上一辈子。”
  “北大荒需要农业技术人才,作为南农的第一批毕业生,我应该去开荒、建农场、建设大粮仓!”这是吕士恒一生的情愫,他投身国家建设的激情,就如同升起的朝阳,有着炽热火光。怀揣知识技术、怀有满腔热血、以及“北疆贫荒,就建设成大仓”的愿景,吕士恒毅然投身边疆农业建设。
  荒无人烟的黑土地,正等待着这批年轻大学生。在铁道兵农垦局报到后,吕士恒被分配到虎林县北边、完达山下的8504农场。吕士恒的第一个任务:在入冬前,勘察四分场的荒原,查清可垦荒地的各项指标,在查清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四分场的开荒建场方案,选好分场部与生产队的建点位置,做好第二年春天开荒的准备。路途中饿了,他就吃携带的干粮,或有打的野味,就围着篝火“茹毛饮血”。夜晚,他也睡不安稳,露宿荒原,帐篷外狼群、黑熊出没,让他辗转难眠。
  北大荒的初记忆,并不算美好,但吕士恒的初心,却从未动摇。此后的岁月,与亲友天各一方,在曾经豺狼出没的黑土地上播种稻、豆、麦。他燃烧着青春的光华,成为祖国边疆“麦田的守望者”。
  两段不同的记忆,讲述了具有相同精神的故事,那就是贡献南农力量以响应国家的号召、服从人民的需求、投身祖国的建设战略。为此,他们勇攀学术的高峰,征服荒蛮的边疆。他们作为南农的杰出代表,为祖国输送了南农的血液,展示的则是南农人的精神风貌。
在祖国陪伴下成长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拨乱反正”的会议精神鼓舞下,南农的复校进程迎来曙光。远见升起的朝阳,黄瑞采收好在青山土坝上挥动的锄头,重返卫岗。从扬州到南京的“路”,他盼了十年不止。
  在保留的黑白图片里,稀落的树木中隐现残破的校舍。“没教室、没宿舍、停电断水成为了平常的事。”在黄瑞采的记忆里:那时的卫岗,实属“百废待举”的境遇。资源短缺伴着人才安抚招收,卫岗一号的重建扩建开展了。“校舍不够用,就挤在一起,或是外出‘开疆拓土’。没电时,就点上油灯蜡烛,先人也是这般过来的嘛!”黄瑞采笑谈困境,他白天给同学上课,田垄掘土,焚膏继晷又进行测土实验,编写报告。
  又是一年春风,卫岗校区修葺一新,实验设施更新迭代,主楼前的道路又迎来优质学子!晨钟暮鼓式的进行曲,响彻在卫岗校园每一个角落,演绎着一段岁月的更替。
  1984年,盖钧镒获得了国家级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南京农学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这年,南农人得到了学界更多的认可,南农建设也踏步新台阶。
  许多人了解盖老,是他立志奋“豆”的经历。“中国所有的大豆产区我都去过。”他无不自豪地说。时刻把农民利益放在心头的盖钧镒,为了获得第一手科研资料,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盖钧镒带领其科研团队长期扎根在基层,60多年来从未放松过一天,搜集整理了大豆种质资源1.5万余份,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种质资源库,绘制了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图。“中国的农业必须要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这是盖老常挂嘴畔的话。他远赴美国,去探寻出路。出国两余年,考察、访问了美国大豆产区12个州的大学,不仅关注大豆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创新,还留心大学的教育、课程设置、管理体制。
  搜集材料范围的立体化趋势,加上访学的心得经历,使得盖老能作出前瞻性的决策。任职南农校长期间,盖钧镒深感当时单科性农业院校的建制不利于农业科学的发展,就提出建立农学、农理、农工、农商、农文共同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大学的思路与设想,并进行了初步的院系、学科的调整,为学校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本的框架与基础。
  通过国家“211工程”认证的南农,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盖钧镒完整地经历了从更名到改制这一段历史,见证了南农这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勃发!
  祖国的重要历史转折,也是南农的历史转折。没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南农复校”便是痴人说梦,那么,今天的“卫岗一号”也不会有如此丰功,更遑论规划蓝图。“南农复校”,受益的不只是广大深受浩劫动荡的教师群体,还有后来一代代涌入的南农人,能为祖国农业事业的发展添砖增瓦。南农与祖国休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
新世纪 新时代 新南农
步入新世纪的南农,在发展现代农业,向世界贡献建农思路的引导下,涌现出众多对国家农业建设贡献突出的人才。他们知国情、懂农民、育人才、兴农业。瞄准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前沿,不仅致力解决苍生温饱,让中国粮盛满中国碗,还巧妙化解农产品好吃、好看、好种等系列难题,目标改善自然生态,提升生活幸福感。
  提及“水稻抗癌斗士”万建民,农民们交口称赞。“他就是我们农民的救星啊!”在2000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等地肆虐,这种病被称为水稻的癌症。由于“缺医少药”,稻农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水稻枯死。时岁日渐,江苏水稻发病面积扩大到2300多万亩,部分地区粳稻 10天之内直接死亡,金色的粮仓变成了颗粒无收的荒原!在这危急关头,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万建民团队为代表的育种专家开始了漫长的抗“稻癌”之路。2010年,捷报传来:万建民及其团队成功选育出 10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早中晚熟系列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新品种,让长江流域5000多万亩粳稻自此摆脱水稻“癌魔”侵扰。
  “这是个菜地里除草的机器人。”朱艳指着PPT,正向求知学子授课。“它首先要识别菜在哪,不能把菜踩了。第二个它要找到杂草在哪里……”朱艳用勤奋和坚守,诚心育人,潜心学术,关注时代农业需求,以新型农业发展方式适应当前时代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当下,为保障未来的粮食安全,朱艳团队牵头世界各国农业科学家,提出的“智慧农业”的解决思路,成为一支“把脉”未来农业的前沿力量。
  “精准”是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不同。它不同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智慧农业精确设计农作物播种方案,精确诊断农作物的长势,精确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以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要求,来管理农业生产。智慧农业领域的总设计师朱艳说:“主要针对智慧收种的环节,从种到收,要能够智慧化,机械化。”
  2013年10月28日,南农联合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教育协会高等教育联盟,倡议开设的GCHERA世界农业奖首届颁奖盛典在我校举行。会聚各国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享南农这场“农业盛宴”。
  谈及设立初衷,世界农业奖中国联络处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明如是说:“世界上几个著名的奖项各有侧重,诺贝尔奖目前尚未涵盖农业领域,偏重基础研究世界农业奖则聚焦农业与生命科学的研究,凸显教育发现发明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世界农业教育及科研奖励体系中的空白。”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也对世界农业奖作了诠释:“当前,人口贫困、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世界农业奖是我们对目前全球人类面临的灾荒、瘟疫、贫困等主要问题的回答。”
  南农作为涉农高校的领军院校之一,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业事业的前进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结语:南农故事,中国故事
“人民的衣食铭刻心中,祖国的强盛身当重任,你把智慧撒向希望的田野,用科学催动催动,现代化巨轮……”
70年的记忆,由一代代南农人描绘;70年的光辉,也是众多星火的攒聚;与新中国同频共振的70年,南农用一颗赤诚的心陪着祖国母亲一起成长,用自己的篇章故事为祖国献上最真情的告白。
(校报记者团 龙琦 王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