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蹚”出的扶贫路

—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扶贫”点亮麻江希望

期次:第933期       查看:158

日前,由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力教授任首席专家的“新时代我国农村贫困性质变化及 2020 年后反贫困政策研究”获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立项。

“这是南农首个关注贫困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周力介绍,在他的课题设计中,贵州省麻江县将作为典型调查的研究对象,以论证教育扶贫及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根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作为该校的定点扶贫县,近年来,南农不仅在产业扶贫上助力麻江全面“脱帽”,更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志智双扶”。

“智”富路上先“扶”基础教育

“学生遭遇失败,该怎么安慰和鼓励他们? ”2020 年的暑期,来自麻江四面八方的小学教师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成长心态话语”。 这是一个名为“六次方”的教育扶贫项目,发起人就是周力教授,该项目由南农经济管理学院、南农社会合作处、麻江教科局、中科院心理所等 6 方联合开展。

“这是我参加过的最耳目一新的培训,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成长型思维教师,培养更出色的学生。 ”分组讨论、团队协作、趣味游戏……别开生面的培训体验让这些大山里的基层教育工作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认同感。

据周力教授介绍,这一项目将持续 6 年,通过对小学教师的培训,覆盖到更多的小学生,发挥“乘数效应”,在引导教师革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启发贫困地区孩子的成长性思维,促进其心智的全面发展。

除了在优化当地基础教育“内涵”,强化师资“软件”上下功夫,南农的教育扶贫还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2020 年 9 月,开学季。 小章(化名)的父亲目送着走进校园的儿子,热泪盈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年前,家住麻江县河山村的小章刚念初一,正值青春期。 小伙子每天从手机上看到外面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 一颗年轻的心蠢蠢欲动,“不念书了,我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受情绪的影响,那会儿小章还常头疼脑热。

彼时,南京农业大学挂职干部裴海岩到任河山村,这是他刚就任村里第一书记时遇到的棘手事儿。 “绝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 ”裴书记和村干部商量,先办理休学,把身体调养好,顺便缓缓孩子的“拧”脾气。 随后的一年,裴海岩和下沉干部周孔梅隔三岔五就去小章家里找他“吹牛”。

从“低头不语”到“只言片语”再到“目不转睛”地聆听,裴海岩知道,孩子正在慢慢地接纳他们。 很快,轮到小章隔三岔五到村委会门口“晃悠”,他要找叔叔阿姨们聊心事儿。

终于有一天,“我想回学校上学! ”小章说出了大家期盼已久的那句话。“我会好好读书,好好听家人的话……”迅速联系好学校,沟通好老师,9 月 1日,裴海岩专程和小章爸爸一起冒雨护送孩子重回校园。

“志”富路上遇见支教队伍

“祝陈老师新年快乐!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这学期我的成绩不错,家里老人也恢复得挺好。 欢迎您有空再回贵州看看! ”

每年春节,南农大食品学院辅导员陈宏强都会收到黄林(化名)发给他的祝福短信。 他俩结缘于 6 年前。 那会儿,陈宏强是首批支援麻江的南农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而 14 岁的黄林刚念初二。

初到麻江的陈宏强发现,在这座闭塞的大山里,简陋的文具、破旧的图书无法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他们策划用一场“阳光黔行”的公益资助项目为孩子们募集崭新的学习用品,为他们打开知识的新天地。

黄林就是受“阳光黔行”项目资助的孩子。 在支教的那一年里,陈宏强会踏着泥泞的小路去黄林家探访,会时不时关心他的学习,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在球场上挥洒汗水,还会和他们一起聊聊外面的世界,包括孩子们向往的大学校园。

“可能那会他就立下了目标吧。 ”陈宏强记得,每当说到南农的人和事,黄林的眼里总闪着光。 6 年后,黄林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贵州师范大学。 “他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我。 ”陈宏强十分欣慰。

“我希望以后能像支教团的老师们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如今,如愿在大学校园肆意挥洒青春的黄林又有了一份全新的期待。

陈宏强所在的这支研究生支教团,在南农教育“扶志”麻江的道路上渊源已久。 自 2014 年起,学校已先后选派 7 届研究生支教团共 31 名志愿者奔赴麻江。 6 年来,支教团牢牢把握“支教+扶贫”两条主线,所授课程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历史、地理等多门科目,累计授课近 15000 节,覆盖 4000 余名学生。

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逐渐形成“精致公益”的理念:“禾苗助学成长”助学金实现“一对一”帮扶;“山路家访”定期对帮扶学生进行家访;“紫金大讲堂”普及课外知识,告诉孩子们远大志向的实现并不会受物质贫乏的羁绊……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2020 年,支教这支“接力棒”已经传到了 23 岁的张祥洋和他的同学们手中。 作为第 21 届支教团团长,他在日记里写下:“我是一名普通的支教志愿者, 我们没有等到自己强大到可以改变世界再去行动,而是选择在青春最美好的岁月里来到孩子们的身边。 ”

“致”富路上点亮家庭希望

早年间,还戴着“贫困帽”的贵州麻江有无数村民选择外出务工。 对于远在异乡的他们来说,家是一份遥远的惦念。 而对于在家日思夜想爸爸妈妈的孩子们来说,没有父母的陪伴,家庭教育更是一份遗憾的缺失。 2012 年,当南农大的教授们走进黔东南这座大山的时候,他们不仅带去了科技,更为外出务工的麻江百姓带去了返乡就业创业的新机遇。

高枧村村民赵祥榕和妻子外出务工数十年,当过司机、做过厨师、卖过水果……几年前,南农大水稻栽培团队为麻江带去了南农自主培育的“宁粳8 号”,富含锌硒的麻江土壤,又让这一优质粳稻摇身变为“锌硒米”。 赵祥榕毅然决定回家,跟着教授们继续这份科学种田的事业。

“我家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干过那么多行,回过头,还是觉得种水稻才是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教授们的指导下,在麻江政府的支持下,赵祥榕凭着自己的踏实肯干成长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水稻种植大户。

几年来,赵祥榕跟随教授们走南闯北,学习水稻种植的最新技术,参与锌硒米产业技术专班,了解农业知识的最新前沿,不仅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更让两个年幼的儿子耳濡目染。

赵祥榕家里贴满了两个儿子红彤彤的奖状, 生活的味道让返乡创业的他格外踏实,再忙都会问问孩子们的功课,关心孩子们的生活。 “我们特别开心爸妈不用再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了。 ”不再是“留守儿童”的兄弟俩也觉得特别幸福。

“我希望以后能考进 985 大学! ”当山里其他的小伙伴还在翘首以盼大山外的世界时, 赵祥榕刚念初中的大儿子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打算。

据介绍南农大挂职麻江副县长李玉清介绍,几年来,南农助力麻江的锌硒米、菊花、红蒜三大产业相继吸引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 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为麻江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而麻江的产业吸引他们重返家乡的行动也无形中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金秋九月,千亩菊园点缀的药谷江村正在迎接八方来客,村民熊文芬也格外忙碌。 一年前,不愿在福建继续漂泊的熊文芬在家门口的菊花谷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药谷江村菊花谷是南农大菊花遗传育种团队将 350 个品种的菊花 “嫁接”到麻江,建成的近千亩精品菊花示范基地。 每到中秋国庆的菊花盛开季,这里都满园香艳,游人如织。 熊文芬的工作是在园区进行日常花卉养护。

“在福建赚的是稍微多点,但开销也大啊。 现在我每个月的工资都很稳定,还能陪着孩子。 ”熊文芬有个 16 岁的大儿子,早年因为夫妻长期打工在外,儿子几乎没在父母身边待过。

“那会儿特别想他,现在孩子虽然大了,却像个客人。 ”拭去眼角的泪水,熊文芬坦言对儿子的亏欠不能在小女儿身上重演。

10 岁的小女儿喜欢跳舞, 她说服丈夫送孩子去县里上学费不菲的舞蹈班。看着身边的女儿乖巧伶俐,熊阿姨深感欣慰:“再选一次,我还会回家来,这份工作能我让安心陪伴女儿,好好弥补儿子。 ”

陈文花在温州打工了 12 年。 看着家乡新场村每年的红蒜供不应求,陈大姐下定决心辞了鞋厂的工作,回家注册了“家家红”红蒜种植基地。 “我的心愿就是要家家户户种红蒜,家家户户红起来! ”

2016 年,南农大“红蒜”专家来到麻江,手把手地指导乡亲们如何培优、如何防虫、如何保鲜。 陈大姐信心更足了,她把家里改建成快递站,淘宝、拼多多轮番“带货”,口感辣、蒜素高、营养好的红蒜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在陈大姐的一番“折腾”下,不仅家家都“红”了,麻江“红蒜之乡”的招牌也更响了。

“现在的生活比之前好太多。”让陈文芬引以为豪的还有自己的孩子。回贵州那年,儿子正好高考。 有了妈妈贴心的照顾和陪伴,儿子觉得特别安心。如今,小伙子已经在湖北读大三,学的是自己最喜欢的设计专业。

“他说毕业后要帮我的红蒜设计个包装, 做成 ‘泡蒜’, 让乡亲们更红火! ”陈大姐骄傲地说。

“这算是麻江产业扶贫的意外之喜,也是应有之义!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感慨:“教育扶贫为当地来带的‘源头活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而教育又是南农自身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持续发力。 这条路,我们将一直走下去。 ”

(宣传部 赵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