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场 校 报 记 者 的“ 时 空 对 话 ”

期次:第935期       查看:793

2020 年 11 月 8 日,这是第 21 个记者节。节日会比其他日子给予人们更多的触动,更能感受到记者的不易与伟大。而我们恰恰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仪式感的提醒,告诉记者们社会对他们守住道德的底线、传递新鲜的观点、展现时代的风采的感谢与敬意。

作为校园记者,或许我们还缺乏专业新闻人的素养。 但凭着质朴纯真的热情与热爱,我们可以感受到校园呼吸的韵律,以最真实的视角观察校园的成长。这次记者节,我们有幸采访到 8 位校报记者团的前辈。 他们作为曾经的“我们”,校园记者的身份在他们的南农生涯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春风沂水 涉笔成趣

王新元:当我们书写文章,往往带着情怀与感动,而校报的媒体工作仍然是具有职责性质的, 前辈是如何权衡整合对文字的热忱和对校报工作的热爱?

周瑞云:《毛诗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我对文字的热爱就出于对抒发内心思绪的渴望,至于将其代入记者团的工作。把生活汇成文字,并且能够发表共赏,久而久之我便在这份热忱的勉励下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汤璟瑶:新闻这个行业是有新鲜度的,因为它永远都在更新,能带我看到许多甚至闻所未闻的人和事物, 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拓宽我人脉和平台,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惊喜,维系着我对文字的热爱与向往,也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杨雪:历史上素来有以笔为剑之人,文字的力量不容小觑。 而校报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去发声,对于你来说,文字的力量给予你怎样的改变?

陈莹:文字工作培养了我的静心和耐心。 比如说平时看书,能够一个人在书房看大半天, 也能够坚持做一些费时间但对自己大有裨益的事,比如说练字、运动、绣十字绣等等。文字工作需要永葆精益求精的态度,下一番“绣花功夫”。这就需要一头扎进去,要有沉醉其中的钻研劲。

周瑞云:本科和读研之后,静心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多时候只能趁着实验的间隙浏览几本,但当实验失败而沮丧,或者是迷茫于课题选择时,拿来一两本“闲书”,看书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坚持他自己的梦想,以及走过他们人生拐点,会逐渐地冷静下来,一点点回归理智。

记者素养与学科、工作的交织

刘悦洋:我们校报媒体人都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大家处于不同的专业培养体系之中。那么,前辈们有没有将记者素养的锻炼运用到学科实践、后续工作中,或者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呢?

潘星岑: 我在校报记者团的工作经历让我最大程度地了解媒体人的业务流程, 新闻方面的业务流程逻辑在我毕业论文设计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作为记者撰稿时,我也会自然而然地在动医专业领域做了一定的延伸。

杨沁恬:在攻读第二个硕士期间,我的专业研究方向要求我采访学科行业内的大咖。 “怎么样能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地提问? ”“采访能有来有回,尽在掌握。 ”这些是我在记者团所思考,领悟到的实际技巧,对我进行社会性研究有很大裨益。姚望:作为南农的一名在读博士,我体会到“提一个好问题”是科研的重要一步,这一步也适用于记者采访过程中。 同时,对待科学问题与新闻报道一样,讲究客观全面。 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事物,进行全面研究后准确表达。这说明着新闻报道与科学研究有些相通之处,能在重合处产生共鸣。

吴行远:在校报记者团时,第一次会议留了下来担任了团长,后来《金陵晚报》 组织南京各大高校记者团团长组成一个有关大学生的周刊,我又再次主动成为了团长。 这两个团长的身份,让我结识到了南京高校各样的媒体人, 与他们分享了学生记者工作经历, 为后来走出校门,到现在成为独立媒体从业者积累了人脉,也提高了在媒体青年中的知名度。

“解锁”不同的可能

马紫薇:汤璟瑶学姐,你是学习英语专业的,但最终走向了职业媒体人的道路,请问你转行的契机是大学生记者挑战赛获奖吗?

汤璟瑶:嗯对,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契机。在记者挑战赛,我比较幸运地拿了一等奖。 另一方面就是比赛过后正好有一个去新华社实习的机会,我就在新华社江苏分社的记者采编部门实习近四个月。大学生记者挑战赛获奖对我意味着一份鼓励和认可, 也改变了我一开始想往英语专业方面就业的想法。

王新元:众多前辈之中,并不是只有汤学姐一个人走向了专业媒体人的道路。 那走入职场后成为了职业媒体人,或是在单位做自由撰稿人,前辈们觉得从事媒体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有什么?

汤璟瑶:其中比较大的挑战一个方面是专业度,另一个方面是我的阅历不够。 其实我是一个挺能“折腾”的人,所以我选择接受这些挑战。当然, 我也觉得些许遗憾, 如果我大学学的是正规的新闻传播专业的话,可能我会有机会去采编部工作。 有时候我跟专业的记者相比起来,我的底子还不够深厚。

潘星岑:在机关单位工作时,想去新媒体工作室做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工作,但是因为我的主业是动物检疫,在校报时也不曾接触过有关公众号的媒体推送,所以感觉无从下手。 但是后来,我会去找一些专业做新媒体的小编取经,他们会推荐一些书籍和相关知识,我就跟着他们的建议去学习,给自己“充电”。

吴行远:目前,作为独立媒体人,我现在研究二维动画或者三维动画在融媒体时代低成本应用的可能。 将新闻动画化是一个有市场开拓空间的创新点,但是在一开始做这样的项目时,会发现在校报积累的学识不够用, 需要学习更多的相关软件和技术来顺应实现全媒体的发展需求。

纸媒与新媒体———沿革与碰撞

刘悦洋:从校报记者团到全媒体中心的跨越,这背后是时代对不同媒体形式的需求占比的变化,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这期间你的感受体会是什么?

王弋戈:纸媒是有门槛的,是具有权威性的。 它带来的信息也更加准确、细致。 它不适合快餐式读书的人,在阅读中进行深度思考才是它的追求,所以我认为纸媒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周瑞云:其实新媒体的兴起及纸媒的式微,从我在宣传部门的时候已经有所体现,但实际上校报和新媒体是并行的两个部分,好的文章在哪里都有出路。 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都顺应时代发展而相互补充。

汤璟瑶:我觉得纸媒虽然现在被新媒体的发展冲击,有些人甚至会说纸媒逐渐地走向没落。但是我觉得其实也未必,现在有很多的纸媒也开始不断地创新和转型, 我觉得纸媒和新媒体就像纸质书和电子书一样,很多的新闻爱好者还是很相信纸媒的力量的。

姚望:我当时也是运营校园微博的成员。 我们开辟了“早安南农”“晚安南农”等栏目,多是发布心灵鸡汤和校内即时新闻。站在微博运营的角度上,新媒体手段更加新颖、形式多样,还能与读者进行互动。 而校报作为纸媒代表,它是半月刊,承载量的有限度使得它对新闻的质量和文字内容要求更精细。 纸媒和新媒,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形式不同,但传递的内涵相通。

吴行远:新闻媒体的改朝换代只是针对传播途径而言,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其蕴含的新闻信息和内容才是本质。 纸媒内容同样可以新颖有趣,新媒体的形式也存在更替,“新”与“旧”只是相对而言。 纸媒更注重的是沉淀下来的文字能力,不断厚积薄发;而新媒体更看重创意和相关工具的运用。

学生时代时,我更擅长逻辑性强的稿件,成为独立媒体人之后会发现越是深入的报道,越是在形式上返璞归真,回归文本,比如调查报道等,往往纸媒在揭露社会的本真时更有深度和力量。

马紫薇:媒体形式的沿革不代表纸媒和新媒体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新媒是在继承与发展中从纸媒时代中孕育而生的。 你认为纸媒和新媒体工作里有没有什么共性, 或者有什么从单位的社会媒体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想要分享给后辈呢?

吴行远: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创意可以是取巧的捷径,而创作都是艰苦缓慢地拔高。我成为独立媒体人之后对此更有体会。媒体人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是依靠创作的,记者的竞争力会从新闻策划、文字表达水平等方面体现出来。现在把握好在校报的时光,在学生时代努力培养快速学习能力,多而广地参与各类活动与事件,形成常态化的综合学习习惯后,当你走入工作岗位,便会去钻精某个领域,成为那个领域的媒体人。

褪去的是标签 留存的是底色

龙琦:前辈们好! 作为曾用热爱为校报发电的一员,在走出校门摘下“学生记者”的标签之后,有什么校报记者团的收获是一直伴随你们的?

杨沁恬:作为曾经的记者团团长,我更多是对任务细节的把控,比如人员组织调度。 与老师进行活动策划,也是对自我信心的奠基。 在英国,老师只关注活动策划的结果,这十分考验我们的组织能力。 而记者团的锻炼使我在活动策划中更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陈莹:在校报记者团,我学到最多的是对待文字认真仔细的态度。比如说报纸的校对工作,每次都会花小半天时间来校对,反复思考,把文字修改得更加通畅优美。以至于现在我在修改文件、讲话稿等材料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先把稿子打印出来,再用铅笔逐字逐句地修改。

姚望:我感触深刻的是受访者们传递的精神力量。采访校教务处处长王恬时,他讲到年轻时如何克服艰苦的环境来学习英语;参与“师德标兵” 系列报道, 杜文兴老师强调以广阔眼界与高远格局投身兴农事业;还有宁远车队的朋辈们,他们对于赛车的热爱与执着。 一个个鲜活的受访者,就像一面面飘扬的旗帜激励着我前行。吴行远:成为独立媒体从业者后,我认为记者的核心竞争力是快速学习能力。在校报工作时,因为撰稿类型多、采访方向广,经常需要及时了解各种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去采访动科院的教授,在准备访谈前就需要尽快了解相关知识体系,才能推进较为深入的采访。

王弋戈:在做记者的时候,我的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一个比较大的提升,所以在学习本专业时,我培养出来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表达问题,解答我的困扰。也让我更容易地理解他人想表达的东西,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汤璟瑶:我觉得一方面是对新闻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与不同人交往能力的培养。我现在会与不同行业的人打交道,在工作时不断地探索拓展自己能力辐射面。 我觉得校报组真的让我解锁了我的很多面,比如说在大学生记者挑战赛中有一个环节是现场播报新闻,那个环节就非常考验我的出镜能力。

(校报记者团 龙琦 杨雪 王新元 刘悦洋 马紫薇 孙瑞)

编后:2000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 其实,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记者节,20 世纪 30 年代初,国民党为加强其统治地位,对坚持正义的新闻工作者任意加以迫害、逮捕乃至杀戮。 上海《申报》登载了一则知名记者被国民党高官杀害的消息使得舆论哗然,新闻界提出“开放言路、保障人权”的强烈要求。 为了缓和舆论指责,南京国民政府在 1933 年 9 月 1 日被迫发出《切实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 1937 年 11 月 8 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国记协的前身)在上海宣告成立。 新闻采访权不是行政权力,也不是司法权力,它是公众知情权,社会参与权、社会监督权的代表和延伸。

(校报记者团 孙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