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期次:第939期       查看:154

学校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科学研究“顶天立地”。 不断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应用技术研究,在 Science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5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 4 项,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1 次。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提升服务国家社会能力, 构建“双线共推”和“两地一站一体”农技推广模式,打造特色长效帮扶的“麻江模式”,连续 3 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 多项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人批示或被部委采纳。 推动协同创新, 改革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创新重大专项一体化实施模式,组建前沿交叉研究院, 牵头筹建作物表型组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一、坚持“顶天立地”,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瞄准重大科研难题, 基础理论研究多点突破。 坚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绿色健康发展等重大需求,优化科研布局,不断突破基础性、前瞻性、世界性的重大科研难题。 阐明了“自私基因”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促进新物种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挖掘作物高产优质基因提供理论借鉴; 克隆了抗小麦赤霉病的关键基因 Fhb1, 为打赢粮食保卫战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聚焦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的“植物瘟疫”作物疫病,提出了作物疫霉菌致病的“诱饵模式”,为作物疫病可持续防控指明了新的方向, 入选2017 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利用昆虫垂直监测雷达深入揭示了昆虫迁飞宏伟场景, 为摸清农业重大害虫迁飞规律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土传病害防控重大问题,揭示了抑病型土壤微生物区系形成、菌群互作机制,构建了“噬菌体疗法”,为土传病害的精准、安全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围绕未来食品生产,研发出我国首块“培养肉”产品,突破了肌肉干细胞培养肉难以获得高纯度单一细胞群的瓶颈。 相关研究成果在 Science、Nature Genetics 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

服务农业农村产业主战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长期瞄准农业农村产业关键技术,推进科研创新与产业链条融通,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梨优质早、中熟新品种选育与高效育种技术创新”“杀菌剂氰烯菌酯新靶标的发现及其产业化应用”和“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3 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菊花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北斗导航支持下的智慧麦作技术”“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2 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 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其中宁粳 1 号和 4 号被评为超级稻主导品种,分别累计推广 2000 多万和 3000 多万亩;条垛式好氧堆肥工艺等多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工艺在全国推广应用, 累计处理农业废弃物 1500多万吨;与企业联合研制的猪圆环病毒 2 型灭活疫苗打破国外垄断,已在全国使用并减少经济损失 200 多亿元。

布局科技前沿领域,积极抢占未来高峰。 成立前沿交叉研究院,布局作物表型组学、系统生物学、康养医学、农村发展等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重要领域。 围绕基因发掘、基因编辑、作物免疫学等国际前沿热点,设立培育专项,争做国际前沿领跑者。 组建战略研究团队,参与国家面向2035 中长期科技规划编制,紧密追踪国际科技前沿,定期形成快报,报送行业主管部门,服务国家和政府决策。

二、深化社会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创新农技推广模式。 针对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完善“两地一站一体”链式农技推广新模式, 加强与国家农技推广体系衔接,推广各类新成果 1200 余项。 打造“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的“双线共推”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围绕稻米、 小麦等产业建立产业技术协同推广联盟,构建多元融合新型服务模式。

助力精准扶贫。 发挥学科优势,结合贵州麻江实际需求与资源禀赋,制定“10+10”计划,以科技支撑激发当地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搭建科教平台,以“党建兴村,产业强县”构建精准扶贫衔接乡村振兴的特色长效帮扶“麻江模式”。 优化当地粮经作物品种结构,打造“麻江菊花”科技旅游新招牌,助力麻江成功脱贫,连续 3 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荣获国务院扶贫办 2019 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好”的最高等级。

不断贡献“南农智慧”。 依托特色人文社会学科,积极推进高端智库建设。 不断发挥“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和“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功能,借助“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在国家社会重大经济战略决策中不断发出“南农声音”。 多项咨询报告得到中央领导人批示,并受到多部委高度重视或采纳。

三、坚持协同创新,科研组织和科研机制改革初见成效

筹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围绕“作物表型—基因—环境”重大科学问题,持续推进作物表型组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建成全球一流表型组学研究设施, 引领世界作物科学研究和农业产业发展; 积极筹建作物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作物先天免疫与抗性、作物根际免疫、作物免疫调控与应用等前沿基础研究,为保障粮食安全绿色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针对传统散点式科研模式,构建新型科研组织模式。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 创建覆盖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模式,试点实施的菊花和苏淮猪产业链项目已取得丰硕学术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以各产业环节共性科技问题为导向, 整合不同特色学科优势资源,创新纵向串联、横向并联的重大专项一体化实施模式,为区域粮食现代化生产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有限鼓励散点式的自由探索研究,努力形成未来科技的新增长点和颠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