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校长陈发棣在建校 120 周年创新发展大会上的致辞
躬耕双甲 奋进一流


   查看:17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从秋天的约定,到初冬的相聚,欣逢盛世,弦歌此时。今天,我们跨越百廿时空,连接历史与未来,在线下、云端相聚,共同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 120 周年。 在这隆重热烈的欢庆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2022 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在全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 今天的创新发展大会也被赋予了一份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特殊意义。 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南京农业大学的办学史诗纵横两个甲子,以兴华夏农事、育天下英才为己任,无论在内忧外患、筚路拓荒的来时之路,还是在新中国成立,自力更生的创业之路,无论在改革开放,发愤图强的探索之路,还是在进入新时代,步履铿锵的奋进之路,南农的每一步都见证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上下求索, 都彰显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书写的浓墨重彩。

双甲子,耕读传家,兴农报国

来宾们、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 120 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在时代的浪潮中躬耕前行,亲历、推动、引领了我国教育改革、农业发展、社会变迁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改变和每一次进步,积淀了深厚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

百廿南农,始终传承着农科教育的文脉根流。

1902 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 有着南京农业大学最初的形态,1914 年春, 私立金陵大学农科创设,中国第一个四年制农业本科从这里发端。 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 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引领与示范了近代农务学堂教育模式向现代农业教育模式的转型,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首任主任和国立东南大学农科主任的邹秉文先生,创造性地提出“农科教相结合”的理念,为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带来了“一剂良方”。 办学历程中,南农开创了诸多的历史“第一”:中国第一个生物系、第一个病虫害系、第一个园艺系、第一个农经系;中国第一本大学植物学、大学生物学教科书;中国第一个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等等。

一代代南农人赓续血脉、薪火相传。 1904 年,三江师范学堂招收学生 46 人;1936 年, 金陵大学农学院招收全国首批农科研究生 3 人;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农学院成立,踏上了独立办学的道路;1981 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 年,更名南京农业大学,走出单科性农学院的思维藩篱, 迈开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奋进脚步;1998 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 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 年,作为新农科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与全国农林高校一起,唱响了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三部曲”;同年,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阶段。

百廿南农,始终高举着现代农业的科学火炬。

中国科学社是我国最早的以科学救国为理想的现代学术团体。 作为其发起人和早期骨干成员的邹秉文、秉志、 过探先, 分别在南农三个办学起点———金陵大学农科、南高师农业专修科和江苏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将现代农业科学火种传播到中国,立志改造传统农业。

此后,南农人前仆后继,为“国之安全”“民之温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战时期,樊庆笙研发出中国第一支青霉素;王酉亭带着千头良畜,冒着炮火西迁重庆,保护了当时中国最珍贵的动物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小麦科学奠基人金善宝院士培育的小麦良种, 养活了亿万中国人;盛彤笙院士怀揣着“改变国民食物结构,强壮一个民族”的梦想,远牧昆仑。 改革开放后,以大豆遗传育种学家马育华、植物病理学家方中达、土壤肥料学家史瑞和、农业经济学家刘崧生、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刘大钧院士等领衔的一大批南农科学家、教育家,有力推动了国家农业科技进步。 新时代以来,盖钧镒院士领衔实施“大豆南下行动计划”,为大豆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万建民院士团队发掘水稻抗条纹叶枯病优异种质和基因, 有效破解“水稻癌症”的病害难题;沈其荣院士团队通过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让良田育好苗,让老树冒新枝;曹卫星教授团队开展作物生长预测与精确管理技术研究, 深刻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遍布全国的 30 多个“菊花海”,以一朵菊花,带活一方天地、富裕八方百姓。 南农人扎根大地,耕耘不辍,将科学星火燎原成炬!

百廿南农,始终坚守着诚朴勤仁的精神内核。

120 年的历史是南农对“诚朴勤仁”校训的注解。每一个字里,都蕴涵着深深的力量:诚,既是诚恳、诚信,更是强农报国的赤诚;朴,既是朴实、朴素,更是艰苦奋斗的意志;勤,既是勤奋、勤勉,更是敢为人先的斗志;仁,既是仁爱、仁义,更是人民至上的胸怀。

南农人怀揣理想,走出了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紧紧相连的壮阔道路。 60 多年前的春天,7 名毕业生主动奔赴北大荒,将荒地变粮仓,被称为“北大荒七君子”。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南农人应时立命,奋力赶考:陈希校友,现为耶鲁大学副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的公共卫生政策专家,积极投身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研究与建议;西藏籍校友小索顿,毕业后放弃安稳舒适的工作, 带领乡亲们在高原生产青稞产品,誓做“青稞使者”;校友蔡韬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实现“空气变馒头”的“诺奖级”突破。

“诚、朴、勤、仁”内生了南农人“躬耕双甲”的执着追求,更构筑了南农人“奋进一流”的实干担当!

回望过去, 南京农业大学的办学历程就是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无论社会变迁,还是校名更迭、校址更转,百廿南农积淀的优良传统,蕴藏着我们的价值追寻与历史实践,激励着代代南农人接续奋斗。

立潮头,跨越发展,时代担当

来宾们、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百廿载江山作证, 风雨兼程。 南农从未停下改革探索、 创新前行的步伐, 更是以每一个坚实而稳重的脚步,谱写了大学与大地的壮丽史诗。 今日南农, 视野更加开阔,步履更加从容,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涉农高校前列,国际学术评价和世界影响持续提升, 全体南农人正以奋进之姿奔赴时代考场。

奋进的南农,打造了一个农业人才的培育摇篮。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思政工作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致力解决人类生存与健康问题的高素质卓越人才。 获第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 项, 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中获得先进个人 1 人,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 学生多次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国际食品与农业管理协会案例大赛、全国“挑战杯”等国际、国内大赛中斩获金奖。 累计向社会输送 30 多万名学子, 培养了一大批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农业教育的奋进者、科技推广的先行者。

奋进的南农,擦亮了一张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学校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形成了“强农、拓工、实理、兴文”的学科布局,打造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和科研模式。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4 个学科获评 A+,7 个学科获评 A 类;2 个学科进入ESI 前1‰,10 个学科进入前 1%。 坚持人才强校,引育“好老师”和“大先生”,目前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 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1 位,国家特聘教授 14 位,国家杰青 18 位,2 个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 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累计与 51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 多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发起设立世界农业奖,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密西根学院。

奋进的南农,铸就了一句强农报国的铮铮誓言。

一句承诺,代代作答。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研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川平原,科研成果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十年来,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2 项;曲福田教授团队两次获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 12 个;创办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大力发展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 不断提升科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心系“大国三农”,矢志社会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学校连续 3 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最高等级,南农-麻江结对帮扶案例连续 3 届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同时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

奋进的南农,构建了一座求实创新的精神家园。

随着江北新校区建设的不断推进, 学校正逐步形成多校区办学的新格局。 从双甲子办学路上的校址变迁,到如今,钟山脚下的卫岗校区,点将台旁的浦口校区,未来,绿水湾畔的江北新校区,岁月和土地的积淀,赋予了南农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持久且坚韧,广阔而深远,印刻在每一代南农人的基因里,流淌在每一个南农人的血液中,汇聚成今日勤奋求实、蓬勃向上的不竭之力,点燃了未来创新发展、争创一流的豪迈之情!

从初生、发展,再到壮大的 120 年,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南农办学的坚守与执着。 每一位南农人,每一点努力、每一份坚持, 共同点亮了学校发展的璀璨星空。 此时此刻, 我们诚意致敬每一位创业立校、 孜孜以求的南农前辈,他们倾毕生之力奠定了百廿南农的基业;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位建功立业、拼搏进取的南农校友,你们以赤子之心和不凡业绩共同铸造了百廿南农的荣光; 我们由衷赞扬每一位为南农发展勠力同心、勤勉敬业的师生员工,你们用无悔的青春续写着南农新的辉煌。 我们还要诚挚感恩每一位对南农鼎力支持、关心指导的各级领导、学界同仁和有识之士,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南农人,献给南农的朋友们!

启新程,踔厉奋发,逐梦一流

来宾们、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山河日新、吾辈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吹响了以更大力度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集结号。 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要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机遇与挑战下,坚决扛起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 从时代的高度定位南农所处的方位与坐标, 从历史的长度审视南农人的使命与责任。

未来的南农, 要在民族复兴大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征程中,彰显大学之大。

学之大者,为国为民。 大学的使命首先在于“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坚定实施“1335”发展战略,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把人才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化作千重稻菽,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汇聚教育、科技和人才合力。

高校又是连接世界与未来的桥梁, 大学的担当还在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学校将不断推动教育变革、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主动服务农业“走出去”战略,为解决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生存与健康问题提供南农方案。

未来的南农,要在引领高等农业教育的新发展中,深耕育人之本。

大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塑造未来, 我们拥有怎样的未来,取决于今天我们培养怎样的青年。 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以“新农科”建设为有效抓手,以“耕读教育”厚植“三农”情怀, 大力推进“知农爱农”卓越人才培养;不断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的强国先锋和复兴栋梁。

一流大学还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我们将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钟山学者”计划,优化开放、动态的人才引育机制,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高水平人才团队, 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贡献南农力量。

未来的南农,要在服务国家战略的主阵地中,追逐创新之光。

大学是开展前沿性、 基础性、 颠覆性研究的重要沃土。 学校将坚持四个面向,树立“大科学”观念,深化评价改革,营造最适宜的探索环境,不断激发原始创新能力。

我们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科研合作, 建设重大平台、打造创新高地、开辟学术特区,开展有组织的研究,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乡村振兴、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 在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发出南农强音。

未来的南农, 要在大学精神的守望中, 涵养文化之美。

大学要发挥思想发源地的作用, 必须从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高度思考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前进方向,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坚守核心价值, 始终做人类文明的灯塔。 学校将坚持“文化荣校”战略,以现代大学治理之术探寻现代大学文化繁荣之道,开放包容,追求真理,不断渲染新时代“诚朴勤仁”的精神底色。

我们还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中华农业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好文明交流的使者,架设文明互鉴的桥梁,为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体系贡献南农智慧。

面向未来,我们要办既遵循一流大学建设共性规律,又保持和彰显自身鲜明特色的一流大学! 我们要办既能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 又能胜任未来发展挑战的一流大学! 我们要办既能产生新思想、新知识,又能创造新理论、新技术的一流大学!

来宾们、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 在这校庆的美好时刻,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阔步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服务江苏和国家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

谢谢大家!

南京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0416次访问,全刊已有1105811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