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智库丨中央一号文件专家谈①

期次:第974期       查看:380

编者按 新春伊始,“一号文件”和春天一同如约而至,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谱写乡村振兴蓝图,强调“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传递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本期策划邀请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智库专家围绕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建言献策。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陈利根 校党委书记、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瞄准 2035 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发展总目标,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具体部署,这既是对乡村建设规律把握的认知飞跃,又体现我们党“三农”工作部署的一以贯之、渐次嬗变与驰而不息。

将历年多次提到的“美丽乡村”升级到“和美乡村”,这是乡村振兴领域最大的创新。 一方面,从硬件上描绘了农民对美好现代生活向往的蓝图。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历史节点,“两不愁三保障” 等问题基本解决,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农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另一方面,从软件上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定昂扬的精神力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当其时。 站在新起点,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的现代生活条件,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各方面。 以县域为载体,通过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重点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保障; 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整洁干净的卫生环境、各具乡韵的村容村貌成为村民幸福家园的底色。

第二,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满足农村居民宜业需求。产业振兴居于乡村五大振兴的首位, 产业兴旺也是满足村民就地宜业的重要前提。 抓住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同时,不断拓宽乡村就业容量,通过利益联结实现联农带农。 比如,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业态与新农人,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第三,以“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乡村治理。“和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价值体现,从建设时序来看,这代表乡村建设已经处于形神兼备的新阶段。 要汲取传统文化中“和善向上、美美与共”的精神力量,创造和谐友善的乡土文化氛围,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努力成风化俗。要以“和”文化激活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持续完善党领导下的“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

“小田并大田”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闯出新路径

冯淑怡 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结地方 ‘小田并大田’ 等经验”,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小田并大田”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推进,以农地均分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土地细碎化等弊端日益凸显。据统计,2021 年全国户均承包经营耕地面积为 7.13 亩/户, 且经营 10 亩以下的农户达 85.22%。 二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部门转移,农户兼业化、农业副业化、农业劳动力低质化等现象突出。 据统计,2021 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 2.75 亿人,2018 年农业兼业户有0.49 亿户, 我国 55 岁以上的高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达33.58%。 三是随着土地整治项目等的推进,改善土地细碎化,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逐渐成熟。 据统计,2022 年全国已建成 10 亿亩高标准农田。

“小田并大田”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 1996 年,广西龙州县就首次实施了“小块并大块”。 2014 年,安徽怀远县探索了“小田并大田”。 2019 年,江苏亭湖区在全国首先试点“小田变大田”。 虽然各地实践略有差异,但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据统计,亭湖区36.22 万亩承包地由原先的 19.75 万块合并成 4.08 万块,新增高产田 4.2 万亩以上;便于开展社会化服务,种粮大户一季粮食亩均用种减少 2.6 公斤、用肥下降 5.8 公斤、机用费减少 80 元,亩均小麦增产 42.5 公斤、水稻增产 78 公斤。 二是改善了农业劳动力低质化问题,提供了劳动力就业机会。 据统计,2021 年盐城市粮食类规模经营户共 17969 个,其中 50岁以下占比(2021 年为 30%)不断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农民灵活用工的就业机会增加。三是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据《广西日报》,龙州县建立水窿果蔗产业示范区,2021 年连片主种黑皮果蔗 8800 亩;创 3A 级景区,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成立饲料加工厂,将黑皮果蔗叶吃干榨净,为环境减了负。 四是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亭湖区土地租金从过去每亩每年四五百元到如今涨了一倍多,村集体获得每亩50~80 元不等的服务费。

“小田并大田”应因时、因地、因势制宜。首先,“小田并大田”和“小块并大块”主要侧重空间属性,而“小田变大田”还侧重生产属性,要求社会化服务更完善。 其次,依据自然条件,山区可采取小面积“并田”,平原可进行较大规模“并田”,地势平坦辽阔、耕地肥沃充裕的平原则更适宜“变田”,促进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 最后,“小块并大块”“小田并大田”和“小田变大田”主要是在政府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等项目支持下推动的,今后也需要市场化操作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民等参与投资。

加强结构性增收,实现共同富

于水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增收致富的重要性。 近年来,增进民生福祉、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宏观上受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及粮食生产功能定位影响,粮食主销区农村居民收入高于主产区及产销平衡区。农村社会政策的实施使农村低收入居民、西部以及脱贫县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养老金及医疗报销收入的提升对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有促进作用,但受经济转型影响,政策作用导致的收入差距仍无法抵消市场因素对收入差距的扩张作用。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不仅造成低效的劳动资源配置,还引发收入不公问题,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收入来源的非集体化、非农业化也导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数字不平等催生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同样值得警惕。 微观上,高收入农户拥有更多的土地流转机会,以此获得更多的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性别歧视限制了女性就业选择及劳动议价能力,扩大了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因此,要以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为主要方向,构建协调配套的分配体系,解决市场缺陷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平衡问题,尤其要重视激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增收活力。 加快再分配制度改革,合理应对“患寡”与“患不均”的关系。以包容性发展增加农村居民财政转移性收入。构建促进农村居民财产积累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互动机制。 改革城乡差异化的土地及金融制度,强化税收制度在财产调节上的作用。 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提升、增加社保支出水平及利用效率。 鼓励创新、勤劳致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耿献辉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生机制。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部分,提出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推动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加强中心镇市政、服务设施建设;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部分,提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

为什么要聚焦县域范围发展富民产业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由于先天制度鸿沟和现实差距,现代要素很难在大城市和乡村之间实现双向自由流动, 县域范围内的等级产权制度约束和桎梏小、 门槛低, 县域范围的城乡融合便成为破题的关键,具有操作空间和落地路径,县城和建制镇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和支点。 人、财、物等要素在县域范围内率先双向自由流动起来, 县域范围内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并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的人口数量持续减少等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实现减量增流。 2030 年中国人口达到 15 亿的高峰,城镇化率预计提高到 70%,农村人口仍有 4.5 亿。 农民进城需要破除农民离得开、留得住的制度壁垒;农民不能都进城,更不能都进大城市,推进县域范围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必由路径。赋予县城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当前阶段城乡融合以县域范围内为重点, 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城乡融合会打破县域范围,现代要素在更大空间流动并优化配置,城乡融合也就在更为广阔的区域间发生,户籍、土地、财政金融、农村集体产权等政策也会随之不断优化。 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差异大,不同区域和不同梯度的城乡融合发展有不同的特征和类型,其融合发展模式与政策着力点应分类,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在城市群实行都市圈范围内从城市到乡村的城乡融合;在大城市实行市区与郊区的空间融合、 要素再配置与产业再分工,促进城乡连续体的建设;在县域实行县城与延伸区的融合以及重点乡镇和部分村庄的城乡融合的节点建设。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戚晓明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中又提到了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突出了乡村治理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这次提法中重点强调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首先,突出强调了党组织领导, 提出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并且提出了有利于党组织功能发挥的一些措施,如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对农村党员分期分批开展集中培训;通过设岗定责等方式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其次,突出强调要健全乡村治理的自治、法治机制,通过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等方式予以实施,从而提升乡村治理实效。第三,突出强调技术治理方式的推广和运用,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具体而言,技术治理方式可包括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也包括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在乡村的推广和普及, 加速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并且进一步促使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的形成。 第四,突出强调乡村治理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文化方面促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具体来讲,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深入推进农耕文化传承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与丧葬改革等。

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黄惠春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金融学院教授

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产业投资期限长、附加值不高、收益兑现困难等因素,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投资热情不高。农业农村投资是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需持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并提高投入资金的运作效率。

第一,明确各级政府主导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完善各级政府考核制度,压实地方政府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责任。 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有所侧重原则,抓住各地方城市化土地增值收益窗口期,制定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考核办法,增强资金使用效率。第二,鼓励各地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高效持久地投入乡村振兴。 加快出台国家级乡村振兴基金相关政策,构建“中央-地方”基金体系,通过让渡政府收益、降低门槛收益率等方式,调动基金参与积极性,确保基金运行过程决策科学、运营专业、程序规范与监管有效。 第三,探索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新模式,规范社会资本投资行为。 探索农村区域整体开发模式,推动零散项目打捆打包整体实施建设。 同时要创新社会资本与政府的合作模式,规范社会资本引入、使用、退出过程,推动社会资本与农民形成长期、稳定的收益分享机制。 第四,创新“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金融工具,为乡村振兴投资注入更多金融支持。探索保险、期货、信贷市场风险共担体系,提高财政资金支持比例,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助力产业兴旺,推进共同富裕

马贤磊 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对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充分发挥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在扎实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第一,挖掘乡村生态资源价值,释放生态红利。 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一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展了农村就业渠道和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二是乡村生态环境空间分布均衡,通过合理的分配机制,能够确保农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力。 依托乡村生态资源,挖掘多元价值,将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生态福利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下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发, 保障农村生态资源实现 “后开发”地区“绿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第二,铺就生态产业富民路,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配合好一号文件中“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高效地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性要素和生态、文化、数据等赋能性要素的结合,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推动产业兴旺,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更多流向农村。 通过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拓展农村就业渠道和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在生态资源价值实现路径上,必须基于农村点多面广、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迥异的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路径探索, 依据资源属性探索价值实现路径和共同富裕机制。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第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配合好一号文件中“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促进农业经营增效。 通过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专业合作社可以提供生态产业职业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发挥好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积极拓宽生态产业,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收益。 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

“地技利义”综合发力,保障大国粮食安全

李天祥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并且把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再度凸显出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特殊重要性。

我国庞大的食物消费需求决定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能寄希望于国际市场,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只有不断夯实国内粮食安全根基, 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确保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夯实国内粮食安全根基,关键在于“地、技、利、义”多措并举、综合发力。 “地”就是要坚决守护好耕地这一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技”就是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加快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大促进先进农机研发推广,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向先进生产力要粮食、要效益。“利”就是要确保农民种粮、主产区抓粮不吃亏、能挣钱。统筹价格、补贴、保险、金融等多种手段,鼓励优质优价,织牢织密农民种粮收益保障网。 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提升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 “义”就是要压紧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要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等。

来源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