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历史的启示”——记农史专家胡锡文二三事

期次:第991期       查看:112











“要重视历史的启示”,一条字幅静静挂在学校校史馆,它是金善宝先生给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题字。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一个以研究、 传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专业学术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920 年创建的金陵大学农业史资料组,1955 年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不久,胡锡文先生便被调来参与筹建、并将余生奉献给了农史事业。

胡锡文(1907—1982 年),江苏宝应人,研究员。我国知名农史学家,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史研究。 生前曾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员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1932 年,胡锡文先生从金陵大学农艺系毕业后,即留校从事农史研究工作。 抗战期间,曾任贵州省第五区农场主任、陕西改良作物品种繁殖场技术专员、铭贤学院副教授等职。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胡锡文至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研究院进修,归国后,受聘担任南通学院教授、 教务主任兼农艺系主任。 全国解放后,1949—1955 年胡锡文历任华东农林水利部农业工程师、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师等职,1955—1982 年又获聘担任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遗产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员。 胡锡文的一生致力于整理祖国农学遗产、学术研究交流工作,为我国的农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古为今用 整理祖国农学遗产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遗产早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于1953 年提出“正确对待祖国医农遗产”,并号召“整理研究祖国医学农学遗产,把它发扬光大,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 1955 年 4 月农业部组织召开“整理祖国农业遗产座谈会”; 同年 7 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成立。 早在 1932年 9 月胡锡文毕业留校时,他即随农史学家万国鼎从事农史研究工作,历时 5 年。 在这期间,胡锡文完成了农业论文索引的编制和“先农集成”(中国古代农业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考虑到胡锡文拥有金大农经系农史工作经历,1955 年 8 月,求才若渴的金善宝院长亲自致信农业部,恳请调动胡锡文来“农遗室”工作。 胡锡文由此顺利转职,成为当时我国唯一国家级农业历史专门研究机构的主要筹建人,其后又担任了研究员一职。

从 1955 年到 1963 年,万国鼎、胡锡文和十余位研究人员带领一百多人,历时八载,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从 8500 多种方志中摘录出 6000 万字 680 余册农史资料,分类装订成《方志物产资料》《方志分类资料》《方志综合资料》。 这些手抄资料是研究中国农业历史的基础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是目前国内外所独有的农学遗产。

这是一项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体现了集体分工协作的精神,胡锡文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了查抄、核对、整理、加工的工作。 据了解,方志资料查抄工作相当考验人,先由具有深厚文字功底和高深学问的先生看书,夹好纸条,确定查抄内容,然后再派人前去抄写。 另外,为了明确方志收集的范围,胡锡文等几乎所有人员都参与了讨论,讨论后制定了统一的查抄标准和抄写格式,以及校对原则。 待查抄整理工作结束后,胡锡文等又马不停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工作,苦心人天不负,辛勤的汗水最终浇灌出鲜艳的花朵,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守正创新 学术研究结硕果

胡锡文先生学术成果颇多,特别是在我国的农史研究领域,承担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其主要遗著有《中国小麦栽培技术简史》《甘薯的来源和我们劳动祖先的栽培技术》和《古之梁秫,即今之高粱》等。 在其任上,胡锡文主编了“中国农学遗产选集”(1930 年代的“先农集成”基础上的大型农业历史资料汇编)之中的《粮食作物》和《麦类》等两个专辑,还撰写了《中国小麦栽培技术简史》《甘薯的来源和我们劳动祖先的栽培技术》等多篇佳作,整理出许多作物的传统耕作经验。 所有这些成果,在国内外均收获一致好评。

另外,胡锡文亦是中国农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农学史》初稿的主要作者(书稿中的作者古月是其笔名),共承担了三章内容的撰写工作。 《中国农学史》的编写不易,从撰写到出版时间跨度较大,体现了主创团队严谨认真、 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中国农学史》(上册)的初稿完成时间是 1960 年,下册的最后出版时间是 1984 年,1987 年该书获得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胡锡文先生功不可没。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胡锡文先生在完成本室研究任务之外, 还承担了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合作任务,如 1958 年至 1960 年夏,他协助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编写了《中国小麦栽培学》第二章,须知胡锡文是小麦栽培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时常通过选育小麦优秀良种,造福地方,所以编写书稿对于他而言,是从理论到实践不断验证中国从古至今的农业科技成果,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的一项工作。

作为文理兼通的人才,胡锡文不仅是一名农史文献研究的学者,更是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的专家。 他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熟稔各种小麦品种,与陈锡臣、沈丽英等都是我国小麦研究的先驱。 最令人称道的是,在贵州工作时期,胡锡文和小麦专家管家骥、庄巧生、张公溥等主持选育的抗倒、杆硬的“定农一号”“遵义一百三十六号”“遵义一百三十七号” 等优良品种,因适合贵州北部各县种植,最终帮助当地收获亩产约二百九十八斤的小麦,比土种增产百分之二十,而从实践中培育出各种优良品种,便利了遵义大兴面粉厂的采购和使用,为贵州地区的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开阔视野 开展中外交流

优秀的农耕文化不仅是我国人民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需要中外交流交融、 互学互鉴,以“赓续农耕文明”。 胡锡文对于中外文化始终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 胡锡文金大毕业后,曾有过出国进修的打算。 1937 年,在他工作的第六年,小有积蓄,并承大哥之助,拟出国深造,因为之前“对国内农业实际情况不能切实明了,诚恐学非使用,觉得最少宜往华北工作一年,再行出国,较为合适”。 遂先离开金陵大学,在山东济宁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担任农场管理技术专员。 但不久后他因受到抗战的影响,出国学习的想法只能打消。 抗战期间,胡锡文曾在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第五区农场担任主任,为中央农业试验所繁育小麦品种,后又转到农林部陕西改良作物品种繁育场继续从事作物品种繁育和农业推广工作。 虽然身份和角色经历了多重转换, 但是他对继续深造一直存有想法,未曾改变。1945 年 8 月至 1946 年 8 月,胡锡文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研究院进修农场管理学和参加实习(于美国中部和南部参加小麦、水稻、棉花和蔬菜农场的农学实践)。 由于同时在中美两国接受了专业的农学训练,胡锡文成为了一位学贯中西、鉴往知来的学者。 他亦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和英文能力,两次参与接待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

1958 年,李约瑟访问中国。并于同年 6 月 25 日专程造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当时研究室已有研究人员 15 人,与李约瑟座谈的除万国鼎先生外,还有陈恒力、邹树文、胡锡文、宋湛庆、李长年等。 李约瑟先生向来有记录的习惯,他在中国接触和认识的所有人,都被他记载了下来。 《李约瑟日记》中就记录了这次会面,并对座谈情况作了详细的描述, 其间夹杂了一张李约瑟本人的手绘草图,标示出当日每个人所坐的位置、担任职务及特征等。

1964 年,李约瑟先生应邀再次来到中国访问。 当时万国鼎先生因病已于年前去世,接待他的主要人员之一亦是胡锡文。 在《李约瑟日记》中,李约瑟先生记载:“8 月 27 日晚, 与南京农学院胡锡文 (Hu His-wen)等农史专家在宾馆聚餐。 ”胡锡文向他介绍了农史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新近出版的油料和粮食作物及由中国农业遗产室编辑出版的 《农史研究集刊》。 之后,他们又谈到中国古代的绿肥,探讨了为什么中国的农田经过长时期的耕种却没有出现地力衰退的问题,即为何会地力常新壮等等。 相比于欧美国家借助科技之力过度干预自然,这些正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中最值得称道和传承下来的内容之一,由胡锡文进行表述和交流,再合适不过。 另外,胡锡文还为其介绍了中国农业遗产室正致力于收集整理方志中的农业资料等内容。 这次会面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振奋和激励,对于以胡锡文为代表的农史研究者而言,把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和成就传播出去,可以为我国的农史研究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 对于李约瑟而言,这两次中国之行,让他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传统农学方面的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促成了其后来编撰的七大卷将近 30 个分册的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中农学卷的诞生。

胡锡文和许多农史学家一样,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做着利国利民、泽被天下的事情,然而他们的故事鲜有人知,所以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胡锡文生平简介:

胡锡文,1907 年 12 月出生江苏宝应汜水镇,1928 年毕业于上海沪江中学后即升入沪江大学工业化学系学习, 后考虑我国以农立国, 而农民至苦,购买力弱,不足以发展工业,若为服务社会,专攻农学,有助农民或较诸工业化学贡献为多,且幼时接近农村,亦深感兴趣,终乃于 1930 年转学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 1932 年毕业留校从事农史工作至 1937 年。1938 年至抗战期间,曾任贵州省第五区农场主任、 陕西改良作物品种繁殖场技术专员、 铭贤学院副教授等职。 1945 年 8 月至1946 年 8 月, 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研究院进修农场管理学和参加实习 (于美国中部和南部参加小麦、水稻、棉花和蔬菜农场的农学实践)。 解放前曾在农林部烟产改进处、 南通学院工作。1949—1955 年历任华东农林水利部农业工程师、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师等职。 1955—1982年任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遗产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员,为开展农史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并先后编写了中国农业遗产选集——麦(上篇),粮食作物(上编)、《中国小麦栽培技术简史》《古之梁秫及今之高粱》《我国最早的作物栽培法———畦种法》等学术文章。 参加编写了《中国农学史》,该书于 1987 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 胡文亮 朱世桂 图/ 朱世桂 陈少华 吴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