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让大学思政课“立”起来

期次:第920期    作者:宣传部 陈洁   查看:213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南京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舞台上,台上长袍飘飘、演员青春蓬勃,台词言辞恳切、气势壮阔山河。这是一堂“红船”上的思政课,也是该校思政课毛泽东概论任课教师,携手表演系师生的又一次实践教学尝试,用话剧的艺术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恢宏时刻,激励青年学子牢记红色“初心”,弘扬革命精神,内化和深化了学生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
  《红船》已经是该门课程学生排演的第4个剧目,用实践教学给思政课做“加法”,注重挖掘课程的内涵和学生的“主体力”,让思政课的元素立体化,多面化,是学校思政课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一直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努力。实践教学给思政课做“加法”思政课难上,大学的思政课更难上。学生的水平高了,教学的要求更高了。
  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娅老师告诉记者,思政课教学面对的是青年学生拔节孕穗的人生关键期,承担的是教育人的重要使命,而课程内容往往和中学教育有重合,内容和形式的“出新”是每个老师面临的课题。毛泽东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的教学和其他思政课一样,学生对这些抽象的“似曾相识”的内容兴趣乏乏。但她坚持认为,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建立,辨别能力和理性思维的能力趋近成熟,怎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和深刻内涵,是大学思政课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希望尝试把思政课以话剧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寓教于乐,使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扭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与老师、教材存在的巨大疏离感。
  “抽象的理论理解起来有难度,那我们就让他们具象起来!”朱老师找来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表演系的殷昊罡老师,大家一拍即合,决定让实践教学给思政课“加戏”,马上率队投入策划,从典籍资料和历史遗迹中挖掘红船上的“红色基因”,从编剧到排练和演出,力争通过青年学生的表演再现革命前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色精神。
  “这样的课程实践,让同学们觉得历史人物从书本上走出来了,我们对抽象知识的印象也明晰了!”参与表演和创作的朱真逸告诉记者,演出不仅征服了观众的心灵,而且演出结束后,每个演员的眼神中都有自豪感,特别有激情。“回到课堂,再学到相关的理论,觉得很亲切,跟创作的时候搜集到的资料映照起来,理论知识具象化,更有收获。”激活听课学生的“主体力”
  都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怎样提高思政课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学生对思政课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成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力”?南农大思政课的老师们也绞尽脑汁。
  要有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把所有的学生都调动起来。“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概”课的课程组老师分别针对课程内容,先后组织学生进行全员参与的演讲比赛。参与组织工作的刘俊老师告诉记者,授课老师们每年会结合时政或历史纪念热点,遴选主题举行“思正杯”演讲比赛,其中“讲国史、筑国魂”和“中国梦”两个系列已经先后举办了9届和6届。一般由任课老师负责指导本班的参赛选手,通过先班级海选代表,再全校公开竞赛的方式,通过分组,有的同学参与演讲稿的撰写,有的学生参与演讲展示,一个都不能少。
  “演讲这种形式同学们都熟悉,好操作。但是要想在竞赛中获奖,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在理解基础上激发出来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演讲内容的选择和提炼。”刘俊表示,多年的组织和参与经验表明,这对学生来说,既有个人主动选择的空间,又有广泛搜集、理性思考和升华凝练的要求,“年轻人嘛,就爱有点挑战的,不能只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必须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思政课堂的主体不仅要被唤醒,还要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主体能力”。
  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绽放出的能量也是令人惊喜的。在刚刚结束的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有一组获奖作品的内容,就是参赛同学们主动跳出常规的历史资料和思维,以“五四”时期“一位北大女生的日记”的形式,揣摩那个波诡云谲的年代爱国青年的心路历程,独特的视角和切入方法,让有温度的历史有了更多感染人心的力量,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点赞。
  激活思政元素 让理论内容“立”起来“南京是个很特殊的城市,对于我们思政教育素材的搜集来说,简直是一座‘富矿’!”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搜集拍摄,集中南京主要革命历史遗迹的《百年南京摄见集》(后改名《百年南京影像集》)第三本正在紧张的编排中。
  “作为江苏人,我去过几次总统府了,但是这次特地去拍摄,最有感觉!”动科学院二年级的沈书钰告诉记者,为了完成课程实践的任务,她专程来到总统府,还发现了当年用来避难的“防空洞”。“知道吗,以前‘防空洞’这三个字对我来说没什么印象,直到那次看到真实的防空洞,狭小的空间和简陋的环境,实物就在眼前,我能真真感受到,每当警报拉响时,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就要躲在里面,他们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和恐惧啊!”照片存进相机里,教育的种子也埋进学生的心里去。
  主要组织者邵玮楠老师告诉记者,参加过历史遗迹摄影实践的同学们,都会主动把照片分门别类,标注好拍摄时搜集到的信息,汇总起来,他们更特别乐于主动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收获。节假日,邵老师还常常收到同学发来的微信图片。一位动医学院的同学假日去紫金山参观,发现附近有抗战时期的碉堡等遗迹,他主动拍了照片发给邵老师。其实这位同学已经完成了课程实践环节的任务,但还是会不自觉地想要交流同类话题和收获。“我觉得这起码表明,这样的实践过程是影响了青年人的。”
  老师费尽“心机”,学生才能颇有“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姜萍教授告诉记者,多年来,学校一直在用心做好思政教育。尤其是近年来思政课改革实施的“9+5”课程方案,有效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资源,在教学中采取了专题教学、演讲比赛、每周新闻播报、辩论赛、南京历史遗存摄见、舞台剧等多种创新形式,实践教学与传统课堂良性互动。
  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表示,要探索符合新时代党与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具有南农品牌特色与品格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通过“增量提质”加强课程改革,通过“学科牵引”厚实教学基础,通过“协同发力”,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双轮驱动,用各种实践形式激活思政元素,让思政课堂“立”起来,让思政教育的内容在学生心中扎下去!(宣传部 陈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