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准“八个着力点” 精准发力“世界一流”

    把准“八个着力点” 精准发力“世界一流”中共南京农业大学十一届十五次全委奏扩大揍会议召开 本报讯 2月22日上午,中共南京农业大学十一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全体校党委委员、校纪委委员、校领导、中层干部出席会议,近期退出校领导班子的同志、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陈利根主持。 大会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陈利根首先强调,本次会议是在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下,全面研判学校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解放新思想、探索新路径、达成新共识、凝聚新力量,开启南京农业大学建设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会议,对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加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会议分为专题工作报告和大会总结报告两个阶段。 大会第一阶段,副校长陈发棣作题为“我校学科与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议”的专题报告。报告结合我校前四轮全国学科评估情况,以及我校与兄弟院校横向比较分析,指出当前我校学科建设存在学科发展很不平衡,学科高原平坦,文理工等学科门类相对薄弱等问题。报告结合第五轮学科评估发展趋势,提出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内涵建设,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学科水平动态监测,强化投入产出绩效分析,优化学科资源配置等对策建议。报告分析了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中青年教师相对不足,不同学院发展不平衡,缺乏科学的工作量和编制核定办法,缺乏对学院和部门的目标考核等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重点推进,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学院目标考核和绩效分配机制,完善钟山学者计划,科学定编定岗等。 副校长丁艳锋作题为“学校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及其引发的思考”专题报告。报告结合当前我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十二五”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详细阐述了科技工作面临的两大战略任务,即作物表型组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情况和建设背景,提出学校科技发展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双一流”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实施5大工程与20项举措。 副校长胡锋的专题报告“深化‘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家战略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我校国际交流合作主要特点和合作进展,提出我校深化“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路径及对策,包括优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网络全球布局、探索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建设“一带一路”相关机构、探索农业走出去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等。 党委副书记盛邦跃作“凝心聚力,周密部署,扎实做好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筹备工作”专题报告。报告回顾了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主要情况,介绍了第十二次党代会筹备工作进展和下一阶段筹备工作重点,并对组织政治保障工作提出要求。报告强调,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对全校师生员工负责、对学校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关心、参与和支持开好党代会,把全校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的部署上来。 大会第二阶段,陈利根作大会总结讲话。报告传达了第二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第二十六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及2019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主要内容。陈利根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将教育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薄弱处着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振师道尊严,克服“顽瘴痼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报告第二部分,分析和研判了学校当前建设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陈利根指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评价体系由“五唯”向多元综合、建设重点由身份固化向动态调整、科学研究由自由探索向自由探索与组织化研究并重,办学资源由相对单一向更加开放等的“四个转化”。客观审视了学校建设发展中,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四个不足”。以问题为导向,阐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五个转变”,即:要实现学科建设从单一“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的转变,师资建设由组织扩张到定编定岗“稳量提质”的转变,人才培养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科学研究由作坊式向团队式转变,国际交流由数量扩张向全维度高质量合作转变等发展目标。 陈利根强调,为加快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早日把南农建设成为一所为国家所重任、为社会所认可、为学术所公认的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把准当前建设与发展的“八个着力点”,确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准发力。具体表现在:一是要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科学谋划学校未来5-10年的建设目标、重点与发展路径,要率先起跑,下好先手棋;二是要加快新校区建设进程,抓紧破解空间制约的桎梏瓶颈,尽快跨过内涵式发展与空间拓展的交汇期,进而集中力量抓内涵建设;三是集中精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在下一轮动态调整过程中,只能进不能退,这决定着南农在全国的排位座次,也是今后一个阶段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四是真正推动学校综合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的落实落地,加快解决改革目前存在的形式大于内容、思考多于实践,任务重于成效等问题;五是扎实推进一流人才培养,一方面要真正聚焦一流本科教育和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同时也要对招生规模有准确的研判;六是要深化学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对照国家科技创新改革要求和江苏省科技创新改革30条,不断提升原始创新与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加大推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七是扩大社会服务影响,既要做好模式推广,更要做好全国布局;八是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全球网络布局,提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深度开展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全维度、高质量、实质性的合作。 最后,陈利根还对新学期开学准备、安全稳定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 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2月25日,我校卫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以及部分教职工在校体育场举行新学期升国旗仪式。 5800多名同学就位后,仪仗队的旗手们着装整齐,迈着矫健的步伐,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入场举行升旗仪式。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响起,全体师生唱国歌、行注目礼,庄严肃穆,国旗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校党委书记陈利根在升国旗仪式上讲话。他鼓励同学们,奋斗不止步,学习永远是进行时!陈利根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激励同学们肩负起“强国一代”的使命,这是时代的使命、更是南农人的光荣。“道路千万条,奋斗最重要,只有奋斗的人生才会飞驰,只有拼搏的追梦才不会流浪”。他希望南农人在新学期一起怀揣新的梦想、新的期待,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

  • ——我们需要多些“网红”思维!

    小白菜也能上头条?——我们需要多些“网红”思维! 今年寒假,园艺学院侯喜林教授经过多年筛选的“黄玫瑰”走红,这款外形似黄玫瑰、口感脆嫩的小白菜,在情人节前夕被包装上市,好看好吃、俏皮打眼,不仅被推上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的客户端,阅读量10万+,同时还被《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境外媒体报道,“红”到了海外,网友将其评价为经济实惠的“硬核”礼物。 一颗普通的小白菜缘何成了“网红”燃起这样的热度?除了特殊节点的“应景”外,首先要给团队敏锐的“产业思维”和“市场嗅觉”点个赞。其实,早在3年前,新品种的小白菜在昆山基地育成,团队师生就想到了“白菜玫瑰”的点子,因为与一般的小白菜不同,新品种白菜具有耐低温、色泽金黄的特点,维C含量是普通白菜的3倍多,而且气温越低,维C含量越高、颜色越黄。由于其色泽在2月最显浓郁,因此特别适合作为节日的创意礼物推出。今年基地扩容,万亩菜田“花姿”盛放,作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江苏省蔬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菜教授”侯喜林的思维从单纯的育种栽培中“冲”了出来,琢磨着当了回采收、加工、包装、销售这一整条产业链上的“总司令”,没想到这一琢磨,就尝到了“甜头”,借势媒体宣传,300颗白菜在一天之内销售一空。 其次,要给团队的创业学生们点个赞。这帮学生不仅会种菜,脑子还很活,为了更好地推动小白菜的销售,他们打出的广告语“今天是花,明天是菜”,他们通过建立微信群,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网友评论,“不仅好看、而且好吃,一旦被拒还能下锅”。创业学生说,自己种出来的菜,吆喝起来特别得劲儿,“新农人”可不能只种地、不吆喝。据了解,为了支持学生创业,基地提供的蔬菜是免费的、收入由团队学生分成。这次的“市场初体验”让学生们参与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这可是书本里所没有的。 虽然是玫瑰价的白菜,但很多人却觉得用白菜表“白”,既富有新意、又经济实惠,在一个“洋节”里品出了“中国味道”,将传统农业翻出了新花样、变得很时尚。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维C含量是普通白菜3倍多的新品种白菜,口感清脆、营养丰富,也恰到好处地迎合了老百姓对健康“轻食”的需求,难怪如此“供不应求”。 这么看来,小白菜的“走红”,绝非偶然,我们在躬耕科研的同时,还需要多些这样的市场“冲动”与“网红”思维。